本年48岁的老温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教育,他是一名前史教师,也做过超越二十年的班主任。在校园里,咱们一般喊他「李教师」,而在网上,他是 Vincent80,老温这个绰号便来历于此,很长时刻,他是西祠胡同论坛「大西洋驿站」音乐板块的版主。
两个身份的交叉,是老温从2000年开讲、持续至今的摇滚乐选修课。摇滚课的开篇有固定的两个元素:一是唐·麦克莱恩的Vincent(《文森特》),和老温重名,二是乔治·迈克尔的Listen Without Prejudice(《听无偏见》)的专辑封面,这是老温期望摇滚课能传达出的理念。
老温成善于80年代,保送上了师范大学,后来水到渠成当了教师,每年拍结业照,他都要穿上一件印有切·格瓦拉大头照的衣服坐在榜首排。其实,他更喜爱早年承受采访时的一张相片——他手握吉他站在讲台上,背面是用英文写出来的摇滚开展进程,虽然英文不是他写的,相片也是摆拍,但情是真的。老温说,这是一张重量满足放在他追思会上的图片。
25年间,有超越500位学生选修过这门《摇光滚影——现代影音文明》,在每个周四的下午,老温带着他们暂时离别作业和考试,去摇滚乐的国际玩耍一圈。他依然穿戴涅槃乐队的T恤,但身形无可避免地有点发福。
五月初,我走进了老温的摇滚讲堂。初夏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昏昏欲睡,我坐在教室终究一排,看到来上课的28个学生中,有人在发愣,有人在画画,有人在写作业,还有6个人先后趴桌子睡觉,又被音乐唤醒。
下课后,我问老温,摇滚乐能怎样改动这些孩子?他说,或许并没有什么改动。选修课的课时仍是太少,他有必要精挑细选,每首歌终究压缩到听几十秒乃至十几秒,一堂音乐通史上下来,或许没有什么能真实留在学生们的脑子里。关于摇滚乐中带有的爱、相等、反战,这个年岁的孩子们怕也不能完全了解。
近几年,像每个一般教师相同,老温也感受到压力,人到中年,日常业务杂乱,能够投入教育的精力日渐绰绰有余。在选修课越开越多的今日,学生们的挑选却好像没有添加,那些来选摇滚课的孩子,比20年前的学生们要献身更多的补习时刻。
最近几年,老温不再担任班主任,他感受到,或许归于自己的年代现已远去了。
但他教过的学生在这些年里持续回馈着他。有许多人在结业后仍和老温坚持联络,每隔一阵,老温都能收到天南海北寄来的摇滚专辑和海报,也有人在结业后持续挑选了音乐,说唱歌手小老虎便是老温最早的学生之一;还有一个在北大读德语的孩子,刚刚收成了平生作为作业乐手的榜首单。
老温觉得,上摇滚课就像耕种,不见得能马上就发芽,或许需求许多时刻,以及环境的改动,但总仍是能成长出来。
以下是老温的叙述。
文|李雨凝
修改|槐杨
(除特别标示外)图片由受访者供给
这门摇滚选修课的正式姓名是《摇光滚影——现代影音文明》,本年现已开到了第25个年初。
2000年是摇滚课诞生的那一年,其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证书、项目、评优的说法,仅仅校园发下来告知,鼓舞教师们开设选修课,咱们都能够报名试试。我那时参加作业刚两年,年轻气盛,天天穿约翰·列侬等各路摇滚T恤,脑子一热,就报了自己要教摇滚。一轮点评完毕,批下来了三门选修课,我的摇滚课就位列其间。
现在想想,其时我的报名其实有点不达时宜,三门选修课里其他两门,一位是资深物理教师兼校领导开的物理课,另一位是外交官夫人,开设的美国文明。我一个愣头儿青,带着一门《摇滚乐文明》夹在两位老教师之间,有点儿突兀。但我估量其时其他教师都对「选修课」还没有概念,也没多少人去报,说不定其时的点评机制仅仅逛逛流程,只需报名了,都能批下来。
不论怎样样,我完满是出于热爱才要教摇滚的,已然申报成功,那就干起来。那时分咱们写教育大纲,也不像现在要预备这么多资料,几个工作室就只需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我十分困难抢到,用一张3.5寸的软盘,做了一个简略的整理文档,就这么交给了教育处。
正式开课前,我还稀里糊涂被叫去给全年级开了个试听课。其时应该便是简略按时刻把乐队罗列了一下,究竟我仍是个前史教师,但除此之外,或许连音乐类型都没有区别,我便是把我觉得最好的都摆出来了。
最开端上摇滚课的几年,我一向用的是Word文档,列一个表格,左面是专辑封面,右边是介绍和一些经典曲目。其时教室的投影长得还像个小电视机,挂在铁皮箱子里,每节课我就拿着这个文档给咱们捋。那时分也没有手提电脑,为了给咱们放歌,我就背着一书包自己的磁带,手里拎着录音机去上课。后来教室电脑有光驱了,但那时分新技能时灵时不灵,CD有时分放不出来,为了稳妥,我仍是背着大书包,拎着录音机去上课。最早一批学生对我的形象,根本都是背着大黑包,穿戴乐队T恤走在校园里。
大约这么过了5年,课上一个小孩儿跟我说,教师,您能够做超链接,我吃惊,还能这么搞?后来我学会了,才完毕了背CD、磁带上课的膂力活儿。那个学生,现在也毫不意外,是个大厂码农。
大约教了一段时刻之后,我也开端揣摩这个课程究竟该怎样上,终究算是遵从了西方现代音乐史的头绪,以「爵士轻音」为例,先上溯到新航路拓荒和三角交易,再从南北战争、种族隔离、黑人民权运动说开去,将布鲁斯、拉格泰姆、布基乌基和迪克西兰等音乐类型交叉其间,终究落在新奥尔良爵士,这是爵士乐最早的华章。
后边就到了摇滚乐的诞生。但我不会一上来就讲猫王,我会从狙击珍珠港开端,讲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婴儿潮、垮掉的一代,还有玛丽莲·梦露、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还有诺曼·梅勒、塞林格、赫伯特·马尔库塞……这些都是摇滚乐诞生的大年代布景。
我只给一支乐队做了专题——披头士和英伦侵略。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在利物浦这一座城市里,竟然一下跳出来4个藏着拖把头的调皮男孩儿,引领了60年代的盛行文明,对国际的影响力一向持续到今日。整整一代青年人以摇滚乐为精力崇奉,形成了独立的国际观,改动了处世的情绪,并以此完成了品格和精力气质的自我刻画——这个源头是能够在披头士这支乐队身上找到的。
说究竟,我讲的其实仍是前史,只不过聚集的是一个青年文明勃兴的年代:伍德斯托克、嬉皮士、爱之夏,那个年代里的人是依据一种精力去干事的,他们有自己的抱负、真挚和热情。
开端上课,榜首件事是关灯,这样才干专注听音乐。每节课的最初必定是一张名叫Listen Without Prejudice(《听无偏见》)的专辑封面,我告知学生们,这是我期望这堂课能传达给你们的信息。
上摇滚课的榜首年,我碰上了一个孩子,她是其他人眼中的「不良少女」,总独来独往、不服办理,教育处常常约她说话。终究他们也没办法了,知道她或许喜爱听摇滚乐,我又开了这么一门课,就过来找我帮助,看能不能跟这个孩子聊聊。那一次,我跟她聊了许多摇滚相关的作业。后来我才知道,咱们那次聊完,这个女孩儿跟其他人说,这个校园竟然还能有教师不死板,知道戴夫· 兰帕德。这是一支重金属摇滚乐队,我乃至还有一件他们的乐队T恤。
后来,这个孩子就能听进去我说的话。或许是我「自我感动」,但我觉得她对校园的情绪也或许会就此改动了,她开端信任人与人之间是能够相互了解的。
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演出。有个叫Woody的学生从前在一节课后顺走了一张我的CD,他现在在巴黎,做着一份和音乐不相关的作业。另一个最近结业的孩子,现在在北大学德语,我前几年录了一个和摇滚有关的专题节目,片头的电吉他满是他帮助弹的,前两天他还挣到了人生榜首单做乐手的钱。
还有一个我很看好的孩子叫绍聪,他当年读的是文科实验班,大学结业后去做了记者,后来转行了。咱们最近又联络上了,我跟他说,我原本一向很看好你,我觉得你有这方面的天分。他在微信那边儿说,教师对不住,让您绝望了,我说,不会,教你们那几年我特别高兴,每一节课,你们都长更大一点,教室的空间被越挤越小,这也是成长的进程。我像导游相同把你们接过来,又带着你们转了一圈儿,在这个终身只需一次的高中三年看到了这么多全新的东西,这便是我作业的含义。
一些学生去到了国外读书,他们就从天南海北给我带专辑、海报,原先我工作室里都贴了许多。
相对年轻时的老温
咱们现在选修课的容量一般是20-30人,一学期差不多15、16节课。我记住最多一年,一个年级报名摇滚课快250人,我特别自豪,但也真是没办法,只能按成绩单往下拉,终究满额收了40个。本年是29个人。我知道,有一部分学生也仍是冲着这堂课没有作业和考试,还能听着歌儿写其他的作业来的。比方最近要期中考试了,有的孩子就在下面放一本作业写,但我也没说要去打断他们,我不是那种较劲的选修课教师。
这么些年里,咱们校园的选修课逐步从三门添加到十几门、二十几门,前几年一次准确计算是五十多门,这学期更是开了九十多门。说实话,只需三门选修的时分,摇滚课显得有点儿剩余,但现在九十多门课,假如没有这样一门课,那又必定是有缺憾的。
什么是摇滚乐?依照我的了解,摇滚乐的诞生和前史开展导致它便是要和年代休戚相关的,假如没有这层相关,它就不是摇滚乐。袁越教师那本讲鲍勃·迪伦的书其实抓到了精华,书名就叫《来自民间的背叛》。
等摇滚乐进入我国,又是另一个新局面。外面是完好阅历了乐队一张张发专辑,适当于按部就班地开展、承受新的思潮,而咱们是错过了六十年代,又错过了七十年代,然后在世纪末忽然悉数涌进来,这肯定是一次巨大的文明冲击。
我出生于1975年年末,成长在80年代。用我现在前史教师的视点去看问题,我觉得那正好也是一个社会转型、文明开端走向顶峰的时期,特别80年代中后期,人们对常识的尊重,年代的宽松感都搀杂在里边。那时我作为一个中学生,也想尽办法去了解新文明,其间很重要的便是摇滚乐。
了解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去听电台,但电台不是随时都播的,也不会只放我想听的东西,所以能听到的摇滚也适当随机。另一个便是去中图找引入的外国音乐,大部分仍是古典音乐,盛行音乐很少。
中图门口有一批卖翻录磁带的人,价格还廉价,这就说到了真实遍及摇滚乐的途径——买打口CD。关于卖打口的当地,咱们专业一点儿的叫法是「窝点」,海淀有五道口的图书城,向阳有女人街和天宇小商品批发商场,望京还有一个服装商场,咱们平常都去这几个当地蹲打口CD。北京其时最牛的卖打口CD的「窝点」有两家,一家是叶氏兄弟开在五道口的图书城里,一家是付老板的店中店,外面是卖百货的,里边嵌套着一个音像店,要摸进去才干找到。
当大部分人还在卖打口的时分,他那里现已能够摸到原盘了。每个星期二是店里新货会集到店开箱的日子,一件件货到了都不拆,直接放在地上,咱们凭手速抢。
1994年,我进入首都师范大学读前史。在这四年里,我认识了几位好兄弟,我大学开端弹吉他,便是其间一个教我入门的。师范生其时一个月的补助是差不多60块钱,一张CD卖15块,尖儿货更贵,几十乃至上百,咱们常常买完之后,剩余半个月只吃食堂最廉价的菜,碰到真实手头紧的时分,饿意上来了,就爽性忍曩昔。但一向饿也不是事儿,到真的撑不下去了,我跟那个教我弹吉他的朋友一算计,爽性卖打口CD。
货其实特别好进,咱们平常自己就买得多,逐步就和各种估客们熟悉起来。石头便是和咱们触摸许多的一个二道估客,北漂的画家,住在海淀的村里。去他那里买打口CD,要坐好久的公交,再下来步跋涉村。榜首次去买的时分,石头在公交站接咱们,走了好久,我问,要到了没有?他在前面闷头走,「过了下个弯儿就到了」,半小时曩昔了,又半小时曩昔了,总算到了他租下来的民房,挺大一个屋,放着一堆堆的打口CD。
后边我和同学做出了规划,打口CD的进货价一张5块,我俩每次都进1500块钱的货。其时CD进货是25张能装一条长盒子,我俩各背6条,书包塞得鼓鼓囊囊的,那时分也和石头混熟了,他就蹬三轮把我俩送到公交站。每次去进货,我俩都是现场就把最好的留给自己,不卖。等回来校园,再给朋友和熟客们留一些。咱们那一届有个后来去做音乐节目主持人的朋友,出手很阔绰,一来便是整条25张直接买,咱们会专门留心他爱听的,给他「配货」。
挑完两轮后,剩余的咱们就拿去食堂门口摆摊,一来一回出手便是每张10块。其时有一个说法,就说区别摇滚和浅显盛行专辑的办法便是看封面印的是大头仍是看不懂的插画,大头是盛行,没大头的才是摇滚。英国有一个威猛乐队,主唱乔治·迈克尔,其实这哥们儿长得很帅,但他期望人们只依据音乐来点评他,而不把自己的形象放在封面上。咱们其时进了这张专辑,一张都没卖出去。后来,专辑里边的内页拉页有他的帅照,咱们剪下来插到封面的最外面,首师大的女孩儿们一下就买光了。一看有钱了,我俩也不去食堂吃,拿着刚捂热的钱去门口的馆子吃牛肉面。
由于卖打口CD真的挣钱,后来我俩游刃有余,乃至能依据打的口儿粗细对CD进行修正。每次进货的时分,石头会给咱们一点垫片和配件,我俩就回来对着蜡烛,拿改锥或许美工刀撅开磁带盒,再剪掉打口不齐的部分,这样听着就不呲啦。还有一种是刺眼儿盘,由于都是一摞摞地刺眼儿,那个孔周围不平,毁光驱。我俩就拿剪刀往里一插,来回这么划拉一圈,这个孔就被扩平了。这都是其时能拿得出手的技能,宿舍里其他人就这么看着咱们在烛光下干活儿,还笑话咱们是老太太牵线搭桥。
便是这十年生意打口CD、听CD的进程,构成了我对摇滚最根本的了解。后来结业、参加作业,不再卖了,但我持续买打口CD,一向买到了2000年左右,我对摇滚乐榜首批的保藏,简直满是这么来的。有一年,应该是我刚参加作业,那时分局势现已有点严峻,咱们变成了活动式摆摊卖CD。在卖打口CD的摊子周围,我还蹲在马路牙子上听过一个人弹吉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街头打赏之说,便是几个文明青年、发烧友,围坐在那里,周围戳着几个酒瓶子,人家唱几首,也喝两口。
付老板、石头,还有许多人,其实是很值得被记住和留念的一批人,在那些年里,是他们把最前沿的东西引给了咱们。所谓「打口无罪,盗版有理」,大约便是这样的。这么多年来,付老板的店时有遭到告发,但一向都能开下去,我觉得中心存在一个达到一致的灰色地带。那些东西没有耗死他,反而到后边,他的店却比更小规划的打口店都关得要早。商场不行了,但咱们阅历过那个充溢别致的黄金年代。
之前讲到的威猛乐队主唱那哥们儿,他的Listen Without Prejudice那张专辑,我翻译成「听无偏见」,封面仍是按那套不走大头照的风格,用了一张拍于1940年代的摩肩接踵的老相片。「听无偏见」那个标语便是从这里来的,后来上摇滚课的二十多年里,我的课件改正许多版,但《听无偏见》一向都是保存曲目,历来没被拿掉过。
Listen Without Prejudice(《听无偏见》)的专辑封面图源网络
一年年这么教着,我发现一些从前能播映的歌在渐渐从平台上消失。
摇滚课上,一向有许多我个人的偏好和小规划,比方讲到约翰·列侬的时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社会活动家,他和妻子小野洋子出过一张名叫Two Virgins(《两个处子》)的专辑,封面是他们的裸体相片,其时发行的时分,发行商们都给这个封面套上了牛皮纸袋子,只掏了一个窟窿,把列侬和洋子的头漏出来。我把这张相片缩到最小,藏在床上平和运动和列侬其他的相片里,少了哪一张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列侬会一步步走向他终究的路途。在这些课件里,我也埋了许多的暗线,那些超链接按钮被我藏在每一张PPT里,只需专门去点才干导到那个页面去。
但渐渐地,许多超链接由于太久没有拜访,我自己都会忘了设在了哪里。包含一首从最开端就在我课上播映列的歌,我播了二十多年,上一年是终究一次,本年就没有办法持续放了。
改动还产生在各个方面,比方新高考变革后施行的选课走班,一个行政班的学生们除了三大科和班会之外,都要去不同的教室上课,后来选修课越开越多,教室一度都有点排不开。这件事虽然有它的合理性,但一个班是很需求有团体凝聚力的,没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和学习同伴,曩昔文科班年代的班级气氛完全消失了。
2019年是我终究一届当班主任,我榜首次逼真地感受到,我的年代或许曩昔了。
这个含义上,摇滚课成了我的还有那些选课的学生的「私家」空间。现在的孩子,能来选我的课,其实是很不简单的,他们要抛弃太多其他的东西。许多孩子会去选修比赛课,这二十几个学生适当于献身了他们的「学习」时刻,来听我讲摇滚。
这个事儿对我来说,压力是逐年增加的。那这门课是必定要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要不然,说严峻一点,误人子弟。现在抓高考、抓分数,都是很实践的,但我也深信考试不是人的悉数,特别是孩子,他们未来的开展还有无限的或许性。关于摇滚课来讲,我更多也是想表现对这种未来开展的尊重,哪怕孩子们后来不做这个,但他们得知道里边都是些什么。
老温现在的工作室内,原本海报的方位变成了书架。
之前我讲,最开端上摇滚课,也便是要起到一个翻开视界的效果,那时分懂乐理、摸过乐器的学生都很少。但这些年不同了,年代在前进,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学,十个里边能有九个都钢琴十级,多多少少都懂一些。
那在上了25年之后,这个摇滚课又能给现在的孩子带来什么?
说实话,我也不确认,或许没有。现在各种音乐就在手机里,随时能听,许多学生听的品种也杂,摇滚乐反而变成了一个保守的东西。他们的确仍是小孩子,许多我在课件里边留的暗线,关于摇滚乐所倡议的相等、平和、反战,他们对这些庞大的东西没概念,听就听曩昔了。
或许除了能放松、能睡一觉之外,摇滚课真没什么实践影响,我从前给学生们安置过乐评作业,但有些孩子用凑字数那套打发人,写到后边便是「教师你好帅你好帅你好帅」,有的交上来一看便是百度仿制粘贴,格局还乱着的那种。我这个人虽然没那么仔细,但看到这种毫不掩饰的唐塞,也仍是挺悲伤的。
但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哪怕当下的影响是有限的,只需仍是活跃的,那就仍是要做它。
最近为了预备重金属摇滚的课件,我又把有代表性的乐队的著作一个个翻出来播,几百张专辑满是这个风格,终究都听吐了。其实重金属有比较健康无害的歌儿,也有比较吓人的部分,但这么多年上下来,我也发现,有些你认为要避开的部分,比方歌词里带的脏话、性暗示,其实孩子们没准从哪儿就听过、触摸过,你佯装「一笔带过」的时分,他们给的反响不是懵的,都知道。
我早年也曾在课上放电影,比方《阿甘正传》《黑客帝国》,都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里边的情节或伴奏都有对盛行摇滚著作的经典运用或问候。但《阿甘正传》里有女主角珍妮全裸弹吉他的局面,虽然她唱着那个年代的文明代言人鲍勃·迪伦最著名的歌儿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黑客帝国》的电影伴奏是好莱坞经典管弦乐和金属摇滚及电子音乐交融的模范,但里边又有亲吻等爱情戏,我在课上会留意着进展,快到的时分就给咱们说「跳一下」。学生们也心照不宣,有时分我没把握好,跳多了,再倒回来又正好卡在某个画面,他们还会起哄一下。他们也都了解是怎样回事。
这些都不是咱们伪装看不见就真看不见的,他们必定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触摸这些东西,原本其实也没多大的事儿,但非要「此地无银三百两」,遮遮掩掩打个马赛克,这反而会勾起人的好奇心。所以比起不知道什么时分自己鬼鬼祟祟查,还不如我上来就毫无保存全告知你。我也不藏着掖着,重金属也便是这么个玩意儿,和其他的摇滚类型千篇一律,都是表达方式的一种,没什么特别和别致。
换个视点想,他们在某些时分也需求这种东西。有一年我当班主任带结业班,班里有一个孩子压力特别大,趁着一天其他教师下班走了,我就带他回了工作室,把电脑音响开到最大,给他播了首暴烈的重金属,又指给他旮旯一大堆空瓶子、纸,我说等下我出去,你就可着这首歌五分钟造,随意干什么都行。等他里边一顿乒乒乓乓,歌也放完了,我又进去,我问他你好点没?他说好多了。我说行,把这一地矿泉水瓶清扫洁净。这是对这个年岁的孩子管用的。
后来,他高考考了班级前三,考到了政法大学,到大三,给我寄来一封信,仍是手写的,他说,上了大学,了解更多的事之后,再听我当年给他们放过的乐队的歌曲,他才渐渐能了解里边更多的东西。
你问我人到中年,阅历过许多作业之后,还能坚持一种摇滚精力吗?我觉得能够。摇滚不是一种方式,穿个皮衣就能体会的。这个年代的孩子还需求摇滚乐吗?我想这个答复或许和我当年在摇滚课上种下的种子相同,不见得能马上就发芽,或许需求许多时刻,以及环境的改动,但总仍是能成长出来。
就像人的命运写在歌里,止境是确认的生老病死,但中心咱们挑选怎样活,是咱们的问题,咱们要享用这个进程。哪怕终究出来的仅仅一段和着歌声进入梦乡的回想,那也行,绚烂涅槃也好,隐入尘烟也罢,最少在那个下午我拥有着音乐带来的夸姣。
老温说,这张相片足以放在他的追思会上
【文/观察者网 王一】从美国东部时间3月31日晚7时到4月1日晚8时,美国新泽西州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科里·布克(Cory Booker)在参议院宣布了一个持续时间超越25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讲演,以此...
在华尔街的一片欢呼声中,美国舆论及多名国会参议员质疑特朗普及其“身边人”是否操作股市、搞内情买卖以牟取暴利。
“镇定。”4月9日美国股市开盘刚几分钟,即特朗普宣告改变其关税方针约三小时前,特朗普在交际媒体上写道,“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 DJT”。
DJT,既是特朗普姓名首字母的缩写,也是其公司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的股票代码缩写。
该股价当日收涨约22%,为大盘涨幅的两倍左右。特朗普在这家公司持股53%,预算下来,特朗普宗族因这波股市暴升,一天就获利4亿美元以上。
交际媒体视频显现,当天特朗普在白宫还较为骄傲地介绍身边的美国富豪在股市里大赚一笔。
“他今日(在股市)赚了25亿美元,他赚了9亿美元。”
美国加州民主党参议员亚当·希夫首先站出来质疑。他呼吁美国国会查询特朗普在忽然暂停一系列全面关税时是否参加了内情买卖或商场操作。
希夫指出,关税方针的征征停停当然给商场造成了严重破坏,但还有另一个深远的风险,那就是白宫内部和政府内部的内情买卖。
与此同时,多名民主党参议员也参加到了希夫的阵营中,企图推进国会对这一问题予以注重。
其间,闻名的民主党“刺头”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就在X平台上发帖表明:“我呼吁查询特朗普总统是否操作商场以使他的华尔街捐助者获益——而与此同时,美国人民和小企业却为此付出了价值。”(世界财闻汇)
特朗普政府祭出对等关税和贸易战,美国股债惨遭兜售。美东时刻4月9日,特朗普忽然发帖宣告暂停“对等关税”方针,美股应声暴升。在华尔街的一片欢呼声中,美国舆论及多名国会参议员质疑特朗普及其“身边人”是否操...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位匿名为“感恩的妈妈”的47岁女司机其时正坐在车里等候下一单任务,她刮开自己的彩票,发现自己成了幸运儿。
美国优步外卖服务Uber Eats的一位送货司机近来被幸运之神眷顾,在送餐途中发现自己花10美元买的一张刮刮乐彩票中了25万美元的大奖,当场决议这单不送了!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位匿名为“感恩的妈...